网上平台配资 新加坡城市更新注重以人为本

发布日期:2024-07-24 10:14    点击次数:117

  新加坡是一个缺乏自然资源的城市国家网上平台配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城市更新,如今面貌焕然一新。现代气息与古朴风格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基础设施超前发展、居住环境洁净有序、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各类综合评价指数名列世界前茅的花园城市。

  新加坡政府将城市建设规划、基础设施提升、打造宜居环境、建设智慧城市和推动科学发展等作为国家治理重点。城市更新工作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为了改变当时脏乱差的城市面貌,应对人口迅速扩张,解决城市环境面临的天气炎热、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恶劣和基建设施严重滞后等诸多问题,吸引外国投资和人才流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新加坡政府先后启动了花园城市、住房发展和公共工程等更新项目计划,旨在通过扩大绿化面积、增设公园和升级市政工程等举措,实现“居者有其屋”。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新加坡坚持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并重。政府将全国土地按经济发展需要和功能区定位划分为金融、商业、旅游、航空、居住、贸易、港口、工业和农业等若干板块,多方面吸引外资企业和投资,提升自我造血功能。

  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理念。多年来,政府采取以居民为中心的发展方案,倡导绿色环保节能意识,注重教育、医疗、住房、休闲娱乐和商业服务场所合理布局,打造居民出行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区域交通枢纽建设,构建立体高效的交通网络。与此同时,政府将保障日益增多的居民住房需求,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建设项目,通过陆续推出新政策来解决住房问题。一个小区就是一个生活的多功能体,这样的布局使得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越变越好。

  坚持创新与保护并举原则。在城市创新建设与发展中,新加坡尽量保留自然原生态,让繁华热闹与生机盎然有机结合。为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建有不同等级标准和规模的公园。

  新加坡可利用发展的土地十分有限,政府通过“公用征地”方式,为推动更广泛城市更新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政府发布《新加坡2050总体规划草案》,充分体现了“精打细算、精雕细刻”的城市更新理念,从土地复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本土特色复兴、科学机制保障等4个方面对城市更新进行了谋划。

  注重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1986年,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公布《保护总体规划》,从1989年开始列出10个保护区域,将包括唐人街、小印度、甘榜格南、驳船码头、克拉码头、凯恩希尔和翡翠山等地区的3200多栋建筑物正式列入保护名单。此后,历史建筑古迹的保护重点从保护单个建筑物转移到桥梁和塔楼等各类建筑遗产。新加坡重视保留传统小尺度交互空间,让传统邻里商业步行街、社区小广场等交互空间得到保留与使用;积极保留和传承独特的“小贩中心文化”并申遗成功,目前共有114座小贩中心,2027年前还将新建13座来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

  自1980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对公共建筑的投入开始缩减,不再直接参与项目实施,只是提出引导方针,鼓励更多私营部门承担发展任务。政府提供专业知识、场地、基础设施、社会计划和有利的投资环境,私营部门则主要承担如商业建筑等经济实体项目建设。政府与企业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多样性。

  新加坡致力于软硬件同步发展。政府在注重水电气供应安全和质量提升,打造现代化交通、教育、卫生与高速网络世界,不断完善和更新居民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等硬件基础设施,优化美化生态环境的同时,注重提升居民自身素质及打造国家软实力,鼓励居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科技发展新要求,致力于将新加坡打造成法制健全、政策透明、运作高效、连通世界的金融、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

  2014年12月,新加坡推出“智慧国”计划,通过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三大架构实现全面转型发展及可持续发展。2019年11月,为实现“智慧国”愿景,保持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领先地位,新加坡推出“全国人工智能策略”,聚焦交通物流、智能社区、医疗保健、教育、安防等五大领域,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促进经济向数字化转型。

  构建科学机制,保障城市更新到位。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下设城市重建局、建屋发展局和公园暨康乐署等机构,分属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政府注重用先进理念引领城市更新网上平台配资,形成了战略性的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和开发指导规划构成的城市规划科学运作体系。同时,政府着力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以各项战略、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为保障,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机衔接、协同发展,树立了城市良好的形象和品牌。